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交出高分答卷
杭州的城西是一片具有科创基因的热土:这里有“天堂硅谷”“中国128号公路”的美誉;这里是杭州的科创大走廊,亦是浙江经济创新发展的一大引擎;这里孕育了未来科技城,是数万创业者“梦开始的地方”。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大走廊建设已迈入“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开始从顶层设计向全面发展裂变,正进入全面优化提升、功能完善跨越的新阶段。
城西科创大走廊围绕“原始创新大平台、高端人才荟萃地、未来产业先导区、综合改革试验田、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精准发力抓落实,创新策源地建设初显成效。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夯实,2021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812.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54.1亿元。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集聚全省超60%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未来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13个社区列入省、市级创建名单,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探索入选全省“十大案例”。数字化改革成效进一步凸显,“六大多跨场景”建设持续推进,初步构建整体智治示范区。
大走廊建设以来,在创新平台构建、硬核科技研发、创新主体培育、科创数字化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创中心“四梁八柱”逐步成型,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答卷。
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集聚
2016年以来,城西科创大走廊全力推进一批标志性科创平台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之地初步建成。多层次新型实验室体系逐渐形成,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江、良渚、西湖、湖畔)全部落户城西科创大走廊,聚集了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阿里达摩院等61家科研院所,19家院士工作站和22家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大学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完成全部桩基工程,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打造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2021年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实验室围绕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大数据与区块链、智能系统五大方向开展研究,取得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深海软体机器人、具备全球领先技术指标的太赫兹通信系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神威量子模拟器获得了被誉为“超算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的2021年ACM“戈登贝尔奖”;高通量光学纳米光刻与成像装置突破多光束特异性调控技术、多光束高精度稳定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将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承接“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国家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智能计算集成专项,力争在智能计算领域向“世界级”冲刺。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是推动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国之重器”,成为推动大走廊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的一颗强有力的“心脏”。规划中包含的2台全球容量最大的离心机、6座实验舱的18台机载装置,将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地深海资源开发、高性能材料研发等提供基础条件支撑。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国超大容量超重力装置的空白,成为世界领先、应用范围最广的超重力多学科综合实验平台。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加快推动实施重大科研平台设施建设千亿工程,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支持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重要支撑,推动浙江大学、西湖实验室等优势力量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持续推进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建设,推动大走廊初步建成以综合性科学中心为核心引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
高水平科创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硬核科技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大走廊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应用、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形成研发优势。2021年,2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总数的61%,其中主持完成申报12项,占全省总数的63%。荣获全省唯一科技大奖和119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总数的40%。2021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24项,占全省总数的63%;获得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147项,占全省总数的27%。例如,浙江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揭示完整新冠病毒三维结构以及微藻固定烟气CO2生物质转化制生物柴油技术等2项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阿里达摩院突破存算一体颠覆性芯片技术,成功研发出存算一体人工智能(AI)芯片,可满足人工智能等场景对高带宽、高容量内存和极致算力的需求。这一系列源头创新成果,推动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位于大走廊西起点的青山湖科技城,正通过产学研联动创新,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充分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力,推进成果不断产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年落地青山湖科技城。2020年,谱育科技研发出一台可以检测110多种元素的质谱仪,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高精密监测技术的自主可控。这项技术此前一直为国外所垄断,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得益于青山湖科技城充分聚合科技力量,浙江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共享研究成果,并联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使该项技术的精度在两年内提升了10倍。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大走廊原始创新、技术创新策源新优势。组织大走廊优势力量,围绕主攻方向承担“双尖双领”研发攻关计划,完善“图谱、清单、项目、成果”闭环攻关机制,推动大走廊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在十大标志性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科技创新主体持续壮大
城西科创大走廊深入实施“五企”培育行动和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速打通中小企业—腰部企业—头部企业成长路径,形成“雁阵式”科技型企业梯队。2021年,大走廊新增注册企业1430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4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9家,总数达到1624家,新增归创通桥、涂鸦智能、博拓生物、索信达、新利软件、果麦文化、维泰医疗7家上市企业,另有4家企业已完成上市报会,总数突破1600家;PCT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423件。在全市“未来工厂”培育体系中,杭叉集团成为链主工厂,炬华科技等7家企业成为智能工厂,新坐标科技等10家企业成为数字化车间。
面向新一轮产业变革前沿,大走廊以完善产业链为关键,提升核心产业数字科技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壮大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新材料等若干重量级未来产业,形成“123X”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点布局先进材料、量子科技、区块链技术等高精尖未来产业,出台未来产业培育计划,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
坐落于未来科技城健康谷一期的浙江春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梯直达”的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研制出第一款用于治疗帕金森的原创新药,并于2021年获批临床研究。据悉,该平台致力于帮助初创型中小微企业开展早期新药研发工作,由政府主导建立,背靠浙大专业团队作为技术支撑,企业具体运营,更加高效地集聚各方资源,帮助企业补短板、加快研发速度。自2017年4月运行以来,每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多项,目前加入服务层的省内外企业已超过500家。
目前,省科技厅已联合相关金融机构推出“浙科贷”“创新保”,有效降低大走廊内企业研发成本,增强科技金融服务企业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大走廊集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推动《科技惠企政策十条》在大走廊扎实落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科技企业,全面落实国家对科技企业的减税优惠政策,着力打造企业融通创新新优势。
“整体智治”示范区加速打造
聚焦数字化改革是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题中之义。按照“1+5+2”数字化改革体系部署,大走廊率先探索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整体智治变革,打造了创新策源、产业高地、智慧规划、未来城市、人才服务、重大任务6大多跨场景建设,系统推进一键看图、一键分析、智慧工地等15个小切口开发上线,率先打造省域整体智治示范区。
以满足社区居民数字社会美好生活需求为牵引,大走廊着力打造“城市大脑+未来社区”。2021年,24个重点未来社区项目已实施,葛巷、西湖大学、南滕等14个社区已开工建设,13个社区列入省、市级创建名单。如葛巷社区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联动,构建智慧服务生态。在教育场景中,线下建成238平方米的24小时图书馆,通过增设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无感通行;线上整合余杭区图书馆资源,新增10万册电子书、981小时学习视频,构建“云上文化家园”。
此外,大走廊探索谋划“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进一步找准企业、科研人员等创新主体的创新需求,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着力破解科技创新服务的“堵点、痛点、难点”,加快推进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重大科技创新“揭榜挂帅”等综合服务场景集成落地,促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要素协同联动,促进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一体化高效配置,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的获得感及科技创新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
当前省科技厅官网已推出“浙江科技大脑”页面,用户只要在搜索条输入“芯片”,便可以搜到23家创新机构、1024台仪器设备、99份科技报告和125项创新服务。据统计,“科技大脑”去年访问量达222.5万人次,整合各类资源和数据4460万条,办理业务11万件。如今,之江实验室和良渚实验室作为试点单位,正打造“未来实验室”,建设目标是对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与“科技大脑”交互协同的数字化实验室,从而与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科研攻关和创新活动的速度和质量。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大力推动大走廊数字化改革,着力打造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支持大走廊“数字创廊”试点示范,积极引导大走廊建设“整体智治”一体化数字平台,开发“数字走廊”特色应用场景,率先实施“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改革新范式,打造“整体智治”示范区。
来源:厅综合处、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撰稿:陈心妍
编辑:张巧琴